您的位置: 首頁 >房產 >

與紐約公園接壤的沉沒式摩天大樓贏得摩天大樓競賽

2022-06-22 21:55:00 編輯:董寬琴 來源:
導讀 設計師孫伊坦(Yitan Sun)和吳建世(Jianshi Wu)提議將曼哈頓公園改造成一個下沉的景觀,周圍是一個具有辦公,住房,零售和文化空間的地

設計師孫伊坦(Yitan Sun)和吳建世(Jianshi Wu)提議將曼哈頓公園改造成一個下沉的景觀,周圍是一個具有辦公,住房,零售和文化空間的地下巨型建筑。

該項目名為“紐約地平線”,在eVolo摩天大樓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,該競賽邀請建筑師和設計師構思未來的塔樓。該年度的想法大賽始于2006年。

孫和吳曾提議將公園(占上曼哈頓地區(qū)843英畝(341公頃)的土地)轉變?yōu)閹в星鹆?,湖泊和草地的下沉景觀。重新設計的公園可用于遠足,爬山,游泳和其他戶外活動。

兩位剛從羅德島設計學院畢業(yè)的設計師說:“我們提出了使公園恢復自然狀態(tài)的想法,當時曼哈頓曾經看起來更像是崎a不平的基巖景觀。”

“我們希望帶回“真實的自然”,并通過這樣做發(fā)現未來摩天大樓的機會。”

這種自然地形將被巨型結構或“側墻”所包圍,并具有反射性的外觀。

設計師說:“新公園內的各個側面都具有高反射率的玻璃蓋,可以超越自然界限,創(chuàng)造出無限的幻覺。”

紐約是人口最稠密的城市,尤其是曼哈頓,是其五個行政區(qū)之一。紐約以其高聳的建筑而聞名。

設計師們說,公園打破了城市的密度和垂直度,但是大多數居民每天都不能享受公園的樂趣,因為他們不在附近居住或工作。

通過向下建造而不是向上建造,設計師的目標是在公園周圍提供更多的住宅和辦公空間。

他們說:“目標是扭轉景觀與建筑之間的傳統(tǒng)關系,以使每個可占用的空間都與自然直接相連。”

他們提議的巨型結構將完全包裹下沉的公園并“沿著新的懸崖創(chuàng)造空間”。從原始公園移走的土壤將搬遷到各個社區(qū)。

巨型結構將深100英尺(30米),墻壁將上升1,000英尺(304米)。該建筑物將包含公寓,商店,博物館,圖書館和其他類型的節(jié)目。

建筑面積總計七平方英里(18公里),大約是帝國大廈的80倍。

設計師說:“該系統(tǒng)打破了傳統(tǒng)的對大型摩天大樓的認知,而無需占用曼哈頓的寶貴地面區(qū)域。”

公園建于1858年至1873年之間,由著名的景觀設計師Frederick Law Olmsted和Calver Vaux設計。這是游客和當地居民都喜歡的景點,它是訪問量最大的城市公園。

今年的Evolo摩天大樓競賽第二名獲得者是由Hadeel Ayed Mohammad,Zhao Yifeng和Zhu Chengda團隊設計的Hive。他們的方案采用了紐約無人機的垂直控制終端。

第三名的獎項是由Valeria Mercuri和Marco Merletti的團隊獲得的數據塔。該提案設想在冰島建立一個可持續(xù)的摩天大樓用于Web服務器。

評審團還對21個項目進行了表彰,這些項目包括可凈化空氣的摩天大樓,造雨的建筑物和防止城市下沉的塔。

去年的獲獎者是具有11種不同景觀的概念高層建筑,這是波蘭設計師Ewa Odyjas,Agnieszka Morga,Konrad Basan和Jakub Pudo設計的方案。

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

2016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平安財經網.復制必究 聯系QQ280 715 8082   備案號:閩ICP備19027007號-6

本站除標明“本站原創(chuàng)”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